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简介
截至2023年10月,“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尚未被正式列为我国学科分类中的一级学科。不过,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学科建设正在快速推进中。到2025年4月,中央民族大学等16所高校(1+15,两批次)已经被国家民委和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门类一级学科。
1. 当前学科定位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目前更多作为交叉学科或研究方向,依托于现有的一级学科(如民族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开展。
- 例如,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已设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或类似机构,开设相关课程,但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
2. 政策与学术动态
- 国家战略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了对这一领域的系统性研究。
- 学科建设探索:2021年,国家民委将“中华民族共同体”列为重点研究课题;部分高校开始探索设立相关学科,但尚未进入《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即一级学科官方名单)。
3. 学科发展的未来
- 若学术界和政策部门对学科体系达成共识,并满足教育部关于新增一级学科的条件(如明确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社会需求等),未来可能升级为一级学科。
- 目前更可能先作为二级学科(如“民族学”下的方向)或交叉学科发展。
进一步查询,建议关注:
- 教育部《学科目录》最新版;
- 国家民委或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设立此学科高校的官方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