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与公益
关于我们
法治社会
亲近自然
益闻联播
少年法学院
理论学习
案例分析
在线留言
法与公益
>>
国语校园
>>
查看详情
调研|村校里的“戏曲热”
2019-07-24 10:14:26
原载:聚桂文会(微信公众号)
李勇
一
一个校(园)长就是一所学校(园)。我
在
新疆阿克苏市
依干其乡英巴格村国语幼儿园
做调研的时候,
听到中班的孩子在汉族老师带领下齐诵
“升国旗、唱国歌,我是小小中国娃”,上课铃声是《小二郎》。
大班的孩子,苏德宏园长准备教他们《唱脸谱》。
苏德宏,
2011
年毕业于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初等教育专业,
新疆蜡烛志愿者团队的汉族义工,本职工作是
阿克苏市依干旗乡一大队
(英巴格村)
国
语幼儿园园长
。去年九月,我去英巴格村国语幼儿园送绘本,听
苏园长说,她的母校依干旗乡汉校已经不在了,并进了依干旗乡国语小学。
她告诉我,现在,阿克苏的国语教育界兴起了
“戏曲热”,她也想尝试。
为什么
“
戏曲热
”
如今会发生在新疆阿克苏地区的村校?这和苏园长的老师
——库尔班
·
尼亚孜的教学实验分不开。
二
“以前,我们学校教孩子《唱脸谱》,现在被其他学校跟上来了。现在我们教黄梅戏,我们要保持领先。”依麻木镇(现已更名为前进镇)国语小学库尔班
·
尼亚孜校长对我说。
教育史告诉我们,民办教育是教育创新的来源。
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国语教育的标杆学校是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依麻木镇国语小学,私立的。
2009
年盛夏
,
依麻木镇国语小学首批
32
名小升初考生
,
大部分都考上了初中
,
有些还考进了
疆内初中班(内初
班
,相当于重点初中,免费的)。并且,内初班升学率全县最高。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多家长愿意把孩子从公办学校转出来,送到国语小学就读。库尔班
·尼亚孜校长通过他的记者朋友,将消息登上了《阿克苏日报》。
2010
年,该校办学的纪录片登上新疆电视台。
2014
年,该校上了央视新闻调查,
2016
年上了央视焦点访谈。
2018
年,库尔班校长进京,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改革先锋奖章”。与他同时获奖的,有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女士、著名科学家于敏院士、著名企业家马云、著名歌唱家李谷一等。
三
如今,
依麻木镇国语小学,已经赚足了
教育
创新的红利
,以京剧《唱脸谱》、豫剧《花木兰选段》、黄梅戏《
女驸马选段
》等为代表的
“戏曲”成为这场教育实验的文化标记
。
库尔班
·尼亚孜的
“戏曲嵌入”的
国语教育
模式,
目前是全疆大力推广的
典型
。
“语言通,情感通。”这是库尔班校长经常挂在嘴巴边上的话。国语小学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刚入学时的一句汉语都不会说,到三年级时已经完全可以听懂老师用汉语讲各门课,可以流畅地用汉语表达,同学们进步很快。这样的教育成果,让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初等教育专业的顶岗实习老师们很高兴。
这些年来,各级政府、教育部门、援疆省市也对这所学校大力支持。
2015
年
国家投入
1600
多万元,为国语小学盖起了总面积
8700
平方米的新校舍。浙江衢州援疆指挥部还帮助学校办起了体验式的国学课堂,把戏曲文化、中国历史、新疆地方史教育融入其中
,
让学生们切身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知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
国语小学办学
14
年来,先后有三百多名孩子从国语小学毕业,其中八成考入了区内初中班和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内地新疆高中班。
我得知,在深入推进
“中华传统戏曲进校园”工作中,国语小学遇到了师资紧缺的问题。但是,库尔班
·尼亚孜说:“
前进的路上,没有阻碍,就减少了成功的乐趣。
”
法学社工网·法务社会工作 电话:0991-2844440 地址:新疆阿克苏市政务服务中心一号楼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技术支持:
益闻联播
法与公益
一键拨号
联系我们
我的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