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的今天,每7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在从事童工劳动。全球范围内年龄在5岁至14岁之间的童工人数超过2亿,其中年龄不到10岁的童工约为73万。95%的童工受雇于发展中国家。2008年中国东莞凉山童工事件,展现了现代童工的血泪生活,整个社会都为之震惊,童工问题在中国被推至舆论焦点。
一般来说,大多数童工每天在恶劣的条件下长时间工作。如何消除并禁止童工已经演变成了一个国际性的问题。 贫困是儿童被迫劳动的关键因素,但社会文化、国家政策和雇主的趋利也是导致儿童工作的重要原因。国际组织在消除童工的努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公约和规定产生了较大影响力,但是这些公约面临执行难的困境。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贸易协定引入了童工标准,对禁止童工产生了积极影响。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扩张,利用廉价的童工降低生产成本并不是一个新鲜的问题,而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劳工标准实施的重要力量,因此解决童工问题需要跨国公司的积极参与。生产守则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但生产守则是一种宣示而并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因此当跨国公司发现在自己或其供应商、分包商、子公司的生产中发现童工事件后,跨国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寻求更具有现实意义的解决办法。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但是童工情况不容乐观,我国调整童工的法律比较完善,但是由于监管不到位,执法不力,因此消除我国的童工问题仍然任重道远。
(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