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与公益
关于我们
法治社会
亲近自然
益闻联播
少年法学院
理论学习
案例分析
在线留言
法与公益
>>
法治社会
>>
创业行动
>>
查看详情
焕新手艺之美 擎动乡村振兴——新疆库尔米希村举行守艺工坊揭牌仪式暨产品发布会
2022-08-17 14:20:43
时间:2022年07月05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白亚丽
焕新手艺之美
擎动乡村振兴
新疆库尔米希村
举行
守艺工坊揭牌仪式暨产品发布会
7
月
2
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委县政府、吉林援疆哈巴河县分指挥部的关心和支持下,由萨尔塔木乡和哈巴河县温铁军工作室共同设计,以库尔米希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运营主体的库尔米希守艺工坊正式揭牌,并于本次揭牌仪式上推出了以哈萨克小刀、哈萨克刺绣、冬布拉为代表的系列研学产品。
看见西北之北:传承特色民族手工技艺
哈巴河县享有
“祖国雄鸡版图最美丽的尾翎”之誉:一把冬布可以拉弹起阿尔泰山林间的悠雅鸣响,诉说哈萨克的美丽传奇;手执一副哈萨克小刀,便可打磨明亮生活,刻画悠远的牧园时光;展开一席哈萨克刺绣,充满想象力的图案便能一展辽阔草原的壮丽风姿……一个民族的诗意、梦想、智慧便由此展开,于指尖传承,在心间流淌。
近年来,伴随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当代流行文化风靡草原,使哈萨克小刀、刺绣和冬布拉等原生态的传统手工艺术遭受猛烈冲击,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制作濒危失传。如果没有年轻一代的传承,将意味着流失市场的关注和认可,如果
传统工艺不能融入现代生活,服务于当代人民个性化、多样化的审美需求,那么这些古朴的民族技艺所承载的审美情趣,将面临消失的危险。
焕新手艺之美:给手艺人们造一个
“家”
民族传统手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历史性和文化韵味。为了给库尔米希的手艺人打造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舞台,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给予他们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信心,从而推广哈萨克民族手工技艺走向世界;萨尔塔木乡和哈巴河县温铁军工作室经过深入调研和精心构思,以手艺人的传统智慧和文化价值表达为设计主线,深挖手工刺绣、小刀、冬不拉和马鞍子的文化内涵,融艺术创作、产品展销、文化活动、非遗文创、研学教育、手工体验和技术培训于一体,围绕
“文化、人才、组织、产业、生态”五大振兴目标,为库尔米希手艺人打造特色文化创客空间。
库尔米希村守艺工坊占地近
2000
平米,分为非遗文化展销中心、研学教育中心、刺绣工作室、手工刀工作室和冬布拉工作室。作为萨尔塔木乡股份经济合作联合总社手工业务部,守艺工坊由库尔米希股份经济合作社运营,兼具办公、管理、接待、电商、营销和乡村公共空间等多功能于一体,成为乡村文化创意平台。
“搬入工坊之后,看着崭新明亮的工作间、布置的井井有条的工具墙,我感觉更有干劲了!希望我们哈萨克小刀能受到更多人的喜欢……”哈萨克小刀手工技艺传承人司马义兴奋地说到。
目前,守艺工坊已初步建成,吸引本村从事手工刺绣的萨拉、制作哈萨克小刀的司马义、制作冬布拉的哈德尔等本地传统手艺人入驻,并作为县组织部“乡创人才工作室”,聚焦致力于发挥县域“人才振兴”的使命。
产业
+
艺术
+
教育:三位一体赋能乡村振兴
振兴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乡村手工技艺,
传承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教育、研学、设计和共创等形式赋能乡村振兴,
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多元路径;
以此带动当地文化和经济
发展是库尔米希村守艺工坊努力践行的目标。
据悉,库尔米希守艺工坊综合了创作、体验、展销、培训等功能,成为乡村公共空间的复合拓展,并接入了管理、商务、营销等业务。守艺工坊还将作为研学基地,为全县中小学生提供学习传统手工技艺、开展美育、发挥乡土文化传承的教育功能。
在运营方面,
守艺工坊在吸引产品设计、渠道推广、电商运营等人才,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工艺,探索可持续的运营方式,为各类乡村人才提供共创空间。
此外,持续拓展
销售渠道、
与县里的
电商团队合作、为手艺人提供直播等培训,和县里的校外活动中心合作,
创办教育
实践基地,发展研学业务;
争取
文旅部门支持,纳入哈巴河全域旅游路线
……
定期组织手工刺绣、冬不拉、马鞍子和手工小刀等主题的公益培训活动,邀请当地
居民
参与,遴选传承人。
未来,在哈巴河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库尔米希守艺工坊将继续探索
手工艺产业链发展,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复兴传统民俗活动,激发乡土文化活力,吸引非遗传承人、艺术家、设计师等创意人群集聚,以此发展特色文旅产业,推动乡村振兴。
(编辑:张宝瑞)
法学社工网·法务社会工作 电话:0991-2844440 地址:新疆阿克苏市政务服务中心一号楼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技术支持:
益闻联播
法与公益
一键拨号
联系我们
我的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