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与公益
关于我们
法治社会
亲近自然
益闻联播
少年法学院
理论学习
案例分析
在线留言
法与公益
>>
法治社会
>>
社会工作
>>
查看详情
热播剧《底线》里的义工和社工
2022-10-22 14:21:39
本文在社工客(微信号)上发表时,编者对标题做了修改:《靳东主演!热播剧《底线》里的义工和社工分清了吗?》
作者:李勇
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
(
1770
年—
1831
年)
比较了人的感官
和兽的感官,他指出区别:人具有第二中心,就是
“眼睛”和附近区域;而兽只有一个中心,就是用来觅食的嘴巴。
眼睛是用来看的,本文所
推荐的
40集电视连续剧《底线》
,
是一部观看文化公共品。它具有
“
向善
”
的
意义,
很多人看过之后,有
一种
受到
“
普法宣传教育
”
的感觉
。
方远自认为是
“社工”,错了
法院的立案庭,是法院和社会交流的窗口。《底线》剧中的男一号方远(由靳东饰演)作为庭长,又是一个
“定海神针”般的存在,和儿童、老人、妇女、残疾人,甚至罪犯,都有比别的法官更多地接触。
《底线》
40集,在演员的对白中唯一出现“社工”一词的是第18集。男一号方远去女儿学校做法制宣传教育讲座,他是家长和社工(自称,并没有持证)。
这一集,方远自认为是
“社工”,错了,其实他只是“义工”
(志愿者)。
其实,法院立案庭
“大调解”的工作思路,就是用“非诉讼程序”解决纠纷。《底线》的很多戏份都在演绎调解活动,包括家事纠纷、劳资矛盾、职场性骚扰,等等。笔者还记得,在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考纲中,有《人民调解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社区矫正法》、《信访工作条例》等考点。
《底线》第
2集,方远主持一宗涉及网络主播猝死案的民事调解。“法条姐”叶芯来到星城区人民法院,她本是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的人,来到基层法院调研,在青年法官钟媛媛一起吃饭的时候,了解到方远的为人、为官情况。
在饭馆里,
MSN机构的凯文看到钟媛媛、叶芯二人,就上前搭话,请叶芯担任直播带货的网红主播,待遇优厚,并留下了名片。叶芯长了个心眼儿,稍微了解,直觉告诉她,主播猝死案与公司管理有关,设立下限不设上限,导致主播过劳死。根据名片上的地址,也行来到公司实地查看,打开手机录音,最终坐实了她的直觉:公司应该承担主要责任。而方远在法院给双方主持调解的时候,公司只愿意赔偿给家长6万元,后来勉强涨到20万元。叶芯在法院找到方远,告诉他,猝死的主播和卡拉卡拉公司实际上就是劳动关系。最后,公司赔偿了80万元。在法庭上,主播的母亲大哭不止。为了20万元,她曾经向女儿施压,也间接造成了女儿的悲剧。
著名律师徐天是
MSN机构的代理律师,在调解过程中,和方远有对立情绪。
《底线》剧中,四个领域的社会工作
首先,看看《底线》里的老年社会工作。齐大爷从第
4集就出现了。他多年来一直到榕州市星城区人民法院找领导,他认为街道对他不公,分房子的时候,给了他一套不满意的房子。很有意见。立案庭庭长方远接待了他,明知达不到立案标准,还每次都陪着笑脸,耐心解释。方远问乔大爷:你有没有爱好啥的?乔大爷说:“我的爱好就是上法院找你们。”一周一次,方庭长陪聊,缓解老人的情绪,做心理疏导工作。方远包容一个诋毁自己的、难缠的老人,而不是依法报警,控告齐大爷“寻衅滋事”,这就是在使用社会工作的方法解决问题。
第
36集,方远升任副院长,要搬办公室,发现乔大爷的水杯还在,就问同事:有一阵子没见到乔大爷了,给他儿子打个电话,要一下地址,把保温杯寄还给他。结果,得知乔大爷去世了。方远感到一阵沉重,心生遗憾,没有更多地帮助到老人家。
其次,儿童社会工作。针对儿童的校园霸凌
,除了
比较
常见的殴打、恐吓之外
,明显的孤立和精神伤害也
算
。
《底线》第
17集,在校园霸凌案中,方远成了被告。他女儿方可莉(小名莉莉)的同班同学倪蕊被莉莉等同学言语攻击、冷落,造成了她抑郁。倪蕊的爸爸要求方可莉等四名同学的家长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向倪蕊赔礼道歉。《底线》第36集,元宵节,叶芯、周亦安等在方远家里团聚,方远透露自己升职的好消息,敬酒三杯,包括给“家里的领导”。家宴开始前,方远的二名徒弟周亦安和叶芯陪莉莉在楼下的草坪上玩灯笼,方可莉被周亦安称为“小大人”,周被莉莉叫“周哥哥”。
《底线》最催泪的地方,是第
30集。在医院抢救室里,收养的女儿苗苗为肝癌晚期患者、妈妈秦玲唱歌。苗苗的童声很美,虽然是配音,不是小演员唱的,也特别感人。结果,奇迹发生,妈妈居然起死回生,又活了一天,律师代她出庭,让周怡安主持的庭审得以如期进行,让正义没有迟到。
第三,是工会社会工作。星城区人民法院工会组织单身青年联谊会,有意撮合,而且是星城区公检法三家单位的工会联合举办。工会大姐是个热心人,她到法院各个办公室动员单身青年参加活动。周亦安本想报名,但他看到报名表上没有叶芯,他就放弃了。
最后,是救助社会工作。方远为涉诉老人申请司法救助金。
社工手法,让法治的刚性治理平添柔性光彩
《底线》里的老师戏份很少,有方可莉的班主任,也有私立机构教钢琴的老师,还有叶芯的父亲
——法学教授。从工作场所学习的角度看,“师徒关系”也是一种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方远和张院长可以算是“督导式的老师”。教育关系,是《底线》的基础,也因此感动了广大的观众,引发了公众对法律人群体的认知和敬重。《底线》是教育片,既是普法宣传教育,又是对政法战线的法律工作者的教育。
进律所做法律人之前,笔者是一名社工,做过几个涉及未成年人的项目。
在
2019年底公映的电视连续剧《精英律师》
(靳东主演)
中,儿童权益不是重点内容,但也
引起了笔者关注
。
关爱未成年人,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铺路架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最近,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对于提高全社会未成年人关爱保护认识,促进关爱保护行动进一步深化,正当其时。
《底线》是法治剧,不是社会伦理剧。但是,社会工作元素撑起了《底线》里的公益慈善。方远团队在努力地工作,依法行使职权,维护公平正义,守好社会底线。此外,他们还想凭借社会责任感做更多的事,就要借助于社会工作。
法学社工网·法务社会工作 电话:0991-2844440 地址:新疆阿克苏市政务服务中心一号楼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技术支持:
益闻联播
法与公益
一键拨号
联系我们
我的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