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与公益
关于我们
法治社会
亲近自然
益闻联播
少年法学院
理论学习
案例分析
在线留言
法与公益
>>
法治社会
>>
社会工作
>>
查看详情
王思斌教授和费梅萍教授对社会工作研究的贡献分别是什么?
2025-03-26 23:53:57
王思斌教授和费梅萍教授(女)都是中国社会工作领域的著名学者,对推动社会工作理论、实践与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下是他们的主要研究方向和贡献:
1. 北京大学王思斌教授的贡献
**(1)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理论体系的构建**
- 提出**“嵌入性发展”理论**,强调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需要嵌入现有的社会体制和文化背景,逐步实现专业化与本土化。
- 倡导**“社会工作的中国模式”**,关注社会工作如何适应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需求,尤其是农村社会工作和社区治理。
**(2)社会政策与社会治理研究**
- 长期研究**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与社会治理**,探讨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在社会服务中的协作机制。
- 参与国家社会政策制定咨询,推动社会工作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中的应用。
**(3)社会工作教育与学科建设**
- 曾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推动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规范化发展。
- 编写《社会工作概论》等经典教材,影响了几代社会工作学生和从业者。
**(4)社会工作实务与社区发展**
- 关注**社区工作、弱势群体服务(如流动人口、老年人、残疾人)**,强调社会工作者在基层治理中的角色。
2. 华东理工大学费梅萍教授的贡献
**(1)青少年社会工作与偏差行为干预**
- 长期聚焦**青少年问题行为、犯罪预防与社会工作介入**,特别是对**药物滥用、网络成瘾、边缘青少年**的研究。
- 提出**“优势视角”与“社会支持网络”**在青少年矫治服务中的应用,强调通过赋权提升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
**(2)司法社会工作与矫正服务**
- 推动**司法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研究如何通过社会工作方法帮助涉罪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回归社会。
- 参与上海等地司法社工试点项目,探索**“政府购买服务+专业社工介入”**的矫正模式。
**(3)社会工作实务与研究方法**
- 注重**实证研究与行动研究**,强调社会工作干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 编写《青少年社会工作》《司法社会工作》等教材,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
**(4)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
- 参与社会工作职业标准制定,推动社工在司法、教育等系统的职业化发展。
3. 两位学者的共同影响
- 均致力于**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与专业化**,推动社会工作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 通过教学、研究和政策倡导,培养了大批社会工作人才,提升了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可度。
- 在**社会治理创新**方面,王思斌更侧重宏观政策与社区发展,费梅萍更聚焦青少年与司法领域。
如果需要更具体的著作或政策建议,可以进一步补充说明!
法学社工网·法务社会工作 电话:0991-2844440 地址:新疆阿克苏市政务服务中心一号楼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技术支持:
益闻联播
法与公益
一键拨号
联系我们
我的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