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学海,男,汉族,1950年1月出生于浙江海宁,1995年结业于华东师大文艺学硕士课程班,文学创作一级(正高级)。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中华美学学会会员。出生于浙江海宁(斜桥)。二度辍学,自学于中外哲学、美学与文艺理论,2001年获浙江省自学成才者称号。2006年10月获第三届中国王国维戏曲论文奖二等奖,2008年6月获嘉兴市文化人才奖,2010年2月获嘉兴市优秀社科工作者称号,2012年5月获海宁市第九批突出贡献人才奖,2016年9月获浙江省第二届文艺评论奖二等奖,连续二届获浙江省优秀文学奖, 2011年6月1日,由中国文联、浙江省作协和海宁市人民政府在北京召开“王学海理论研究与文学创作学术研讨会”,这是中国文联首次为基层工作者召开的高规格会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二十多家媒体作了报道。2008年、2011年分别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为高级访问学者(为现当代文学专业与美学专业)。2010年参加北京大学 “全国高校美学——艺术学高级研讨班”;同年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全国首届汉语古文字高级研讨班。曾任浙江省作家协会文学评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诗歌学会二、三届理事、嘉兴市美学学会会长、海宁金庸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现为浙江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海宁文联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海宁名人》执行主编。海宁市米谷研究会会长,王国维研究会和许行彬研究会名誉会长,《鹃湖评论》主编。
2012年4月,被湖南理工学院聘为客座教授;2022年11月,被温州大学聘为创意写作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2023年12月,被山西忻州师范学院美术系聘为客座教授。2023年3月,受聘嘉兴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王学海多年从事理论研究,已出版专著四部,论文集四部,散文集二部,在中文核心期刊等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转摘多篇。近年致力于儒学、地方名人文化研究兼诗歌、小说、散文的创作。国学、美学论文与《张宗祥研究》等专著分别与日本广岛大学等高校作学术交流。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重点项目《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英文版)》课题参与者兼课题学术顾问。
2007年,《诗刊》曾推出王学海专辑。2018年4月17日,王学海应邀在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图书馆7楼报告厅开讲“海宁人文与文化自信”;2024年3月25日,王学海在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主讲“书香润心田,金庸传千古”报告。https://www.zufedfc.edu.cn/info/1190/15708.htm
学术代表作:
穆旦诗歌中不存在宗教意识 (发表于《文学评论》2007年第6期) 摘要:穆旦诗歌中有宗教意识,这是近年穆旦诗歌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但仔细考证,穆旦思维流程的十个波段及其诗作中,从未对这个所谓宗教意识有过深度表述.穆旦亲属及其好友也均未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穆旦生前有信教的言行甚或思想倾向。
关键词:穆旦诗歌 / 宗教意识 / 诗歌研究 / 思维流程 / 思想倾向 / 西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