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峭春寒中,柳树的枝条绽开了芽苞,柳眼一开,春天的眼睛也就悄然睁开了。春风徐徐吹来,柳绿花红,世界为之一新。
这么好的景色,这么好的天气。然而,行人的脚步没有谁能够留住。
留——柳。柳——留。柳本是为留而生,为留而长的。而远行的人,王命急迫。你能留得住么?!为留的柳,在灞桥上,上演了一出出折柳送别。
莫道人行早,更有早行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古老的诗经中,在依依拂动的柳林里隐隐传来离人行色匆匆的脚步与喟叹。
在秦都咸阳故城,长安西北,渭水北岸上。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了。唐代诗人王维在送别友人去边疆,正逢春雨蒙蒙的早春,馆驿新柳长安佳酿也难留远行客的脚步,诗人只有一而再再而三地劝慰友人饮尽杯中饯行的美酒。
折柳送别、阳关三叠,是古人携杨柳诗意的出行与滥觞。
今天,我们依然要在杨柳新绿的春天出发,火车轮船飞机,机场车站码头,万头攒头;南下北上,地上高铁与空中飞人,眼前略过云天云水。千里之途,瞬息可至。虽无灞上柳折,也无阳关三叠。却也另有新词纪行——春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人们爱柳,歌柳,就是激励前行在柳暗花明的路上。正是陌上柳色新绿,我们与依依杨柳一同走在通往春天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