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8888888888
《中国乡村建设百年图录》,温铁军、潘家恩 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
温铁军(右一)对新书研讨会进行总结与回应
2018年9月,在北京大学举办了《中国乡村建设百年图录》新书发布会,著者温铁军和潘家恩与会并发言。
该书以乡村建设的“实践—研究者”为独特视野,以“百年”为单位重新梳理乡村建设的内外环境与基本脉络,通过打破历史与当代实践在时空和叙述上的割裂,从数千幅中遴选出从自清末实业家张謇到新世纪乡村建设珍贵照片近千幅,辅以专文导读与详细注释,以图片的形式系统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各种形式的乡村建设整体面貌,以全新视角探寻了乡村振兴的历史先声与鲜活经验。
温铁军带领的团队,在乡村建设领域的回归与突破,大致经过了如下三个发展阶段:
1.乡村建设(民国)
1927年-1936年,中国的工业增长率达8.6%,被称为民国黄金经建10年。发展带来快速工业化,这个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就是发生了城市向农村转嫁成本、剥夺农民劳动剩余的问题。于是,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为代表的仁人志士发起了轰轰烈烈的乡建运动。就连著名逻辑学家金岳霖先生,也关注和参与过乡村建设。
2.社会企业(晚清、民国)
张謇(江苏省)、卢作孚(重庆市)为代表的社会企业,具有明显的社会改良特征。位于江苏省南通市的中华慈善博物馆(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冠名、民政部和江苏省政府合力推进、南通市具体承建的国家级慈善专题博物馆)就和张謇有关。
3.社会农业(当代突破)
缓解城乡二元对立,推进城乡良性互动,温铁军团队试图按照社会企业的路子做社会农业。团队引进社区支持农业(CSA)模式,做了北京市海淀区小毛驴市民农园。以躬耕实践为本,突破了国内农业高污染、高农残等发展瓶颈问题。
首先,农林经济管理学教授温铁军是一线教育工作者。2004年,温铁军被中国人民大学引进,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当年,他作为博士后合作导师,招收了博士后。
其次,他父母都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师,他是在教师之家中长大的。他女儿在山东大学读书的时候,曾经带动父亲一起做贫困大学生助学。
第三,2003年,他创办了《中国改革·农村版》,发起了大学生支农调研活动,对高等教育、农村教育高度关注。
首先,温铁军教授不一般化的讲社会转型,而是具体结合经济发展讲教育,包括制式教育即制度化教育、农村教育、社区教育。
其次,创办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直接在农村利用废弃的村校,从事成人教育、社区教育。
第三,通过接触、指导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校外教育、劳动教育创新。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发生时,温铁军说:如果让马加爵加入支农调研社团,做大学生志愿者,参加乡村建设、研学旅行等公益活动,他一定不会走向犯罪。
【马加爵事件】马加爵出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贫困家庭,从小到大都是在宠爱中成长,从没有人欺负过他,在省级重点中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云南大学。他性格内向没有朋友,寒暑假也基本是待在学校没有回家。马家爵、邵瑞杰以及其他几位学生打牌时,发生了争执,因为邵瑞杰怀疑马家爵作弊。马加爵在宿舍连杀室友邵瑞杰等四人,轰动全国。作案后,他从昆明火车站出逃,被公安部列为A级通缉犯。抓获后,于2004年6月17日被处以极刑。
第四,为了推进大学生返乡创业,帮助大学生社团组建支农调研队,直接资助大学生社团和贫困大学生。
如今,在农村,教育资源集中,被房地产“绑架”,农村教育还有出路吗?
温铁军教授分析指出,研究教育要结合它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在工业化时代,教育是把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的手段,工业化需要的是标准化的知识体系和制式化的教育。
当前农村教育的问题:一是教育产业化道路,把教育变成高收费的买卖。二是教育和房地产结合,离开家、离开村子,去买学区房,增加了农民的教育负担。
针对农村发展的复杂现状,温铁军明确指出:按照生态文明的转型要求,农文旅教结合在一起,才是农村教育的出路。
他揭露了房地产资本下乡导致农村合点办学,家长不得不来到城镇里买学区房,像抽水机那样加剧了乡村空心化。
温铁军教育行思录的核心,一个是国内外经济发展作用于教育,教育不能“脱嵌”;一个是推进社区教育(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厦门社区大学等),用教育新探索作用于经济政策。
温铁军问:农村孩子考上了高中、大学以后,能回到家乡吗?温铁军提到“帮助大学生返乡”,建设家乡。制式教育的标准化培养模式是和工业文明相适应的,社区教育是和生态文明(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就提出来了,要求多样性、可持续)相适应的教育。
2016年7月,教育部、民政部、科技部、财政部、团中央、中国科协等9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出台。让大力发展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社区教育,在政策上有了新的依据。
读书是为了啥?明朝大儒王阳明的回答:做圣人。
温铁军没有明确回答这个问题,但他指出:警惕食洋不化,不要做教科书浪漫主义者。这话,他主要针对经济学、商科类专业的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说的。
温铁军此言,很符合“亚圣”孟子的观点:“尽信书不如无书。”
最近,在头条号上,听了几段《温言铁语》,温铁军教授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讲教育、读书,让人很受启发。
推荐大家多读温铁军的书,他用脚做学问,他说:我做的事大家都能做。